
一,電鑄鎳網的核心技術原理
電鑄鎳網的核心工藝基于“電化學沉積”:在電解液中,鎳離子在電場驅動下定向遷移至陰極模具表面,逐層沉積形成納米級精度的金屬結構。這一過程要求對電流密度、溫度及電解液成分進行精密控制,以確保鎳網孔隙均勻、力學性能穩定。卓力達通過自主研發的“藥液穩定性控制技術”,將鎳網公差控制在±0.005mm以內,實現了從0.01mm超薄材料到2.0mm厚度的全范圍加工能力。
二,工藝突破:從實驗室到產業化
電鑄鎳網的技術難點在于平衡“精度與效率”。傳統工藝易因應力集中導致裂紋,而卓力達通過“參數優化與后處理技術”(如熱處理消除應力),顯著提升了產品良率。例如,在航空航天領域,其制造的渦輪葉片鎳網模具可耐受高溫高壓環境,同時確保氣流通道的納米級平滑度,使發動機效率提升15%以上。此外,公司開發的“高寬深比開孔技術”(寬厚比達0.8:1)進一步擴展了鎳網在柔性電子器件中的應用場景。
三,跨領域應用:從微電子到環保過濾
電鑄鎳網的多功能性體現在其跨行業協同能力:
1,電子領域:作為折疊屏手機金屬中板的支撐結構,鎳網需滿足30萬次彎折無斷裂的嚴苛標準。卓力達通過**超薄材料蝕刻與電鑄復合工藝**,為華為、小米等廠商提供核心組件。
2,環保領域:在廢水處理中,鎳網憑借40μm級均勻孔徑,可高效攔截微米級污染物,且耐酸堿腐蝕壽命達10年以上。
3,能源領域:鎳網還被用作燃料電池的雙極板導電層,其高導電性與抗氫脆特性大幅提升電池效能。

四,綠色制造與未來展望
卓力達在電鑄鎳網生產中踐行綠色理念,采用“無氰電解液配方”與廢水回用系統,使生產環節的化學污染降低60%。未來,隨著納米電鑄技術的突破,鎳網有望在量子芯片散熱、生物醫療傳感器等新興領域實現更微型化與功能化應用。
五,結語
作為國內少數掌握電鑄鎳網全鏈條技術的企業,南通卓力達通過持續創新,將這一“隱形技術”轉化為驅動產業升級的基石。其技術實踐不僅體現了精密制造的科技魅力,更彰顯了中國智造在細分領域突破“卡脖子”難題的潛力。
下一篇:No Data上一篇:蝕刻行業協會PCMI組織成員來我司參觀
相關資訊
- 2018-06-26開業大吉!| 2018,卓力達開啟新篇章!
- 2013-09-27狹縫的制作方法
- 2025-05-07電鑄鎳網:精密制造的隱形“骨架”與南通卓力達的技術實踐
- 2025-03-25電鑄鎳網,電成型鎳網,精密電鑄鎳網,電鑄篩網,超精密篩網,電鑄超精密篩網
- 2019-09-102019年9月9日,南通華之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開業慶典在江蘇南通高新區卓力達工業園內盛大舉行!
- 2018-11-02南通卓力達2018年首次消防演習圓滿成功!
- 2012-02-12蝕刻加工的流程介紹
- 2012-01-30不銹鋼腐蝕
- 2011-09-28蝕刻行業協會PCMI組織成員來我司參觀
正在載入評論數據...
